1、学科发展现状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始建于1960年,是大红鹰dhy2288最具历史底蕴、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之一。在1995年、2001年分别获批矿产普查与勘探和地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017年获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下设资源勘查工程和地质工程2个本科专业。其中,资源勘查工程2012年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4年列入“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示范专业”,并于2019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地质工程2021年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科拥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稳定的学术梯队,现有专任教师30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拥有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联盟中国委员会副秘书长1人,科技部油气重大专项专家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科技部国家重点项目评审专家1人,国家古生物化石评审专家1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源能源教育分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委员1人,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资源勘查与地质保障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万人层次人才2人,辽宁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辽宁省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防治评审专家5人,辽宁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2人。
学科拥有辽宁省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矿产资源调查与矿山生态修复科技创新中心、大红鹰dhy2288-沈阳地调中心地质实习基地等5个省级教学平台,以及校外教学实习实践基地20余个。此外,学科下设地质实验中心和辽西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地质实验中心配备有岩矿鉴定互动式教学系统、全自动显微图像扫描系统、三维地震高精度模拟大型并行服务系统、大口径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系统等,共有实验仪器设备400余台(套),标本7200余件,包括扫描电镜、透反射偏光显微镜、全自动压汞仪、煤层吸附常数测定仪、电物性测量仪、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仪、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应变控制式三轴仪等先进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1800余万元。地质博物馆于2009年9月获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成为综合性博物馆,2021年被评定为辽宁省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现为辽宁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煤炭行业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煤炭学会科普教育社团,馆内划分有科普展区、古生物化石展区、矿物及宝石展区、岩石及构造展区、煤岩展区和阜新地区岩石、矿石展区和一个生命的历程科普长廊。
学科成立以来,共培养全日制本科生2000余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国际留学生500余名,为我国地质行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为我国地矿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学科优势与特色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致力于建设以地矿行业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为特色的国内一流地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不断强化战略金属矿产资源勘探、煤油气资源评价、矿山地质灾害安全保障等领域的突出优势,组建了矿产资源调查与矿山灾害地质保障学科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凝练发展,学科现已形成了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沉积地质与矿产3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二级学科。
矿产普查与勘探:主要进行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矿规律及找矿预测研究、矿床学及成矿作用研究、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区域地质与成矿分析,战略性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及优势矿种勘查评价等研究。
地质工程:主要进行水质分析与监测、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下利用水多情景模拟、水资源利用及水害防治、矿井水害风险评估、煤矿水害形成机理,地质灾害调查、数值建模与灾害预测、地质灾害综合评价、矿山生态治理,自然灾害综合普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矿山生态修复等研究。
沉积地质与矿产:主要进行盆地演化作用及特征、煤油气成藏与地质评价、煤油气控岩、控矿特征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地质保障研究、煤田勘探开发地质保障研究、非常规油气储层精细化表征等研究。
3、科研成果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注重科研成果规划与培育,近5年,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余项;获评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教学成果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共15部;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等学术论文162篇,其中包括近20篇Top期刊论文;授权发明专利35项;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5项。
4、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俄罗斯国立地质勘探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年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选派了2名青年教师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访学与合作;选派多名本科生到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进行实习交流活动。此外,成功主(承)办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智慧矿山国际创新论坛”、“地球科学青年论坛”等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
5、学科发展规划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深入贯彻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切实强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为宗旨,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学科将持续挖掘学科鲜明特色,凸显学科区域布局优势;持续增加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获奖、竞赛获奖、教学成果、论文专著等高水平标志性成果产出;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提高学科影响力。科学规划,大胆创新,全员参与,全力打造适应国家与行业需求、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优秀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创新服务基地,为全面振兴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推进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挥积极作用。
图1 学科科研成果与科研获奖
图2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
图3 学生参加秦皇岛地质实习
图4 学生赴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地质勘探大学交流学习
图5 学科教师担任央视科普节目主讲嘉宾
图6 师生篮球友谊赛
图7 参观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合影